“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周开幕会上,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青年分享在湘创业的精彩故事

  25日,“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周在长沙拉开序幕。开幕式上,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青年满怀激情,分享了他们热辣滚烫、奋斗不息的创业故事。

  家门口创业“线岁的苏行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2020年,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苏行在球场上结识了计算机专业博士研究生杨昌获。因为打篮球时经常来不及拍摄精彩瞬间,杨昌获偶然间跟苏行聊起了自己的想法——打造一款AI小工具,在用户打篮球时自动拍摄剪辑,再将剪辑好的视频提供给用户,满足大家在社交平台分享的需求。

  如今,不少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正投身在湖南创新创业的火热实践中。是什么,让他们背着双肩包,跨越千山万水来“湘”见?

  “资金的支持宛如创业征程的源头活水,而湖南‘七个一’政策更是给我架起了一座通向美好未来的‘金桥梁’。”两个月时间,他们注册公司、走访企业、寻求合作,目前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冷水江砷碱渣治理国家重点工程。“今年是我到湖南求学的第9年,从钱塘江到湘江,我将‘异乡’追成了故乡,愿更多青年创业者与这片热土同行!”

  “这里能让梦想落地成金典型的创业故事。”谈到为何来到湖南创业,王智权说,株洲是“制造名城”,陶瓷产业链完备,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技术转化“零断层”。而湖南对青年的诚意,更让他和团队背上双肩包就能开干——3层厂房,5年免租,800万元的装修款作价入股,种种政策减轻了初创企业的资金压力。“园区人才公寓的灯火与湘江边的夜风,转角小巷里的臭豆腐香和凌晨依旧沸腾的小龙虾,让我们常常感叹,湖南不仅适合工作,更适合生活。”